《自然·医学》:ctDNA可以指导肠癌治疗!3期临床结果显示,ctDNA阴性肠癌患者或可接受强度较低的治疗
时间:2025-10-25
《自然·医学》:ctDNA可以指导肠癌治疗!3期临床结果显示,ctDNA阴性肠癌患者或可接受强度较低的治疗
来源:奇点糕 2025-10-25 16:18
研究结果表明,ctDNA是强大的预后判断工具,基于它来指导治疗降级能显著减少化疗毒性,且疗效接近未经ctDNA指导的标准治疗。(CRC)依然是全球最常见且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其中III期癌症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尽管接受了辅助化疗,复发率仍然很高。传统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基于奥沙利铂的化疗,这虽然能治愈部分患者,但对个体的疗效不确定。主要问题之一是无法精确预测哪些患者会从治疗中获益,导致许多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副作用。
近年来,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探测体内微小残留病灶的 分子雷达 ,带来了颠覆性的希望。理论上,术后若检测不到ctDNA,意味着复发风险低,治疗或降级;反之,则需加码。这一治疗策略,在近日发表于《自然 医学》的DYNAMIC-III随机临床试验中得到了严谨的验证。
研究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Jeanne Tie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研究结果表明,ctDNA是强大的预后判断工具,基于它来指导治疗降级能显著减少化疗毒性,且疗效接近未经ctDNA指导的标准治疗;但针对高危患者的治疗升级,ctDNA指导下的强化化疗方案并未能带来预期额外获益。

论文首页截图
该试验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66个中心招募了1,002名III期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至ctDNA指导治疗组或标准治疗组。ctDNA指导组在术后5-6周进行ctDNA水平检测,ctDNA阴性的患者接受降级治疗,ctDNA阳性的患者接受强化治疗。标准治疗组则根据常规进行治疗,不根据ctDNA状态进行调整。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为ctDNA阴性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而ctDNA阳性患者的主要终点为2年RFS。次要终点包括治疗相关住院率和治疗后ctDNA清除率。研究还评估了ctDNA负担(可检测的ctDNA数量)对复发风险的影响。
在968名可评估患者中,702名(72.5%)为ctDNA阴性,259名为ctDNA阳性。随访持续时间平均为47个月。结果表明,ctDNA阴性和阳性患者的RFS存在显著差异。ctDNA阴性患者的3年RFS为87%,而ctDNA阳性患者仅为49%(P 0.001)。
在ctDNA阴性组中,降级治疗(主要是减少奥沙利铂用量)导致RFS略低于标准治疗组(85.3% vs. 88.1%),但这一差异在学上并不显著,且未达到非劣效性标准。不过相比标准治疗,降级治疗确实帮助患者减轻了治疗负担,显著减少治疗相关的住院率和高等级不良事件(6.2% vs. 10.6%)。
另一方面,ctDNA阳性患者的治疗强化未能显示出预期的疗效明显改善。强化治疗组的2年RFS为51%,而标准治疗组为61%,差异不显著(HR=1.16,P=0.29)。
此外,ctDNA阳性患者中,ctDNA水平较高的患者复发风险更大。在治疗后仍有ctDNA阳性的患者,其3年RFS最低为14%,而清除ctDNA的患者为79%。
DYNAMIC-III试验结果为我们带来了三大启示:
首先,确认了ctDNA是一个强有力的复发风险预测工具,ctDNA水平越高,复发风险越大,化疗后能否转阴也直接影响预后。这提示我们,不应满足于 阳性/阴性 的二分法,而应结合定量结果与动态变化,实现更精细的风险分层。
其次,ctDNA阴性患者的降级治疗上,尽管统计上未完全达标,但降级治疗显著减少了化疗毒性,且在低危人群中效果良好。未来若能提高检测灵敏度,减少 假阴性 ,或许能进一步缩小与标准治疗的差距。
第三,关于ctDNA阳性患者的治疗强化。尽论上强化治疗会改善ctDNA阳性患者的生存,但试验未发现这一策略的任何获益。这表明,目前对这些高风险患者的治疗强化可能并不有效,需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比如给予、治疗等。
总之,研究强调了ctDNA指导治疗在优化治疗中的潜力,特别是在低复发风险患者中采用降级治疗。然而,在ctDNA阳性患者中治疗强化未能带来预期的益处,呼吁对能够解决这一未满足需求的新疗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