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我国学者开发环状RNA疗法,局部递送IL-15和抗PD-L1纳米抗体,治疗冷肿瘤

时间:2025-10-12

来源:生物世界 2025-10-12 17:29

该研究利用体外转录的 circILNb 介导的局部递送 IL-15 和 抗 PD-L1 纳米抗体,在对常规免疫疗法不敏感的“冷肿瘤”中激活了强大的抗肿瘤免疫。

疗法彻底改变了的临床模式。靶向 PD-1/PD-L1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持续获得美国 批准,用于肿瘤的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然而,这些方法在晚期中的临床获益有限。总体而言,晚期肿瘤的体细胞突变率低,浸润淋巴细胞少,PD-L1 表达水平低,这些特征表明肿瘤在免疫学上属于 冷肿瘤 。

已发现多种免疫细胞因子可调控 T 细胞的扩增、存活和功能,其中包括 IL-2、IL-7、IL-12 和 IL-15,它们有望将 冷肿瘤 转化为 热肿瘤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协同作用,可增强抗肿瘤反应。

然而,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诸多技术难题、安全性顾虑、多效性影响以及在晚期肿瘤中观察到的疗效欠佳等因素的阻碍。尽管已开发出多种策略来增强它们的、靶向性或联合治疗,但高昂的合成和产品生产成本、有限的持久性以及预期疗效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策略来充分发挥免疫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潜力。

2025 年 10 月 10 日,陆军军医大学连继勤、邹全明、杨明珍作为通讯作者(牛顿等人为第一作者)在 Cell 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Local delivery of IL-15 and anti-PD-L1 nanobody byin vitro-transcribed circILNb elicits superior antitumor immunity in cold tumor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体外转录的circILNb介导的局部递送IL-15和抗PD-L1 纳米抗体,在对常规免疫疗法不敏感的 冷肿瘤 中激活了强大的抗。

图片

免疫细胞因子(IC)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疗法的临床转化,受到晚期复发、全身毒性以及高昂的研究和合成成本的限制。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构建了circCV-B3载体以实现无痕环状 RNA(circRNA)工程。通过 circCV-B3 载体工程改造的circILNb能够共同编码白细胞介素-15(IL-15)和抗 PD-L1 纳米抗体。

circILNb 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纯化系统(BAPS)进行纯化,并被封装在脂质纳米颗粒(LNP)中。瘤内注射 LNP 递送的 circILNb,可实现原位蛋白表达,激活已存在的 CD8+T 细胞和 NK 细胞,从而实现局部肿瘤控制,相比蛋白质疗法,circILNb 在局部肿瘤控制方面表现出更优越的效果。此外,树突状细胞(DC)负载循环系统中的circILNb并迁移至肿瘤引流淋巴结,启动抗原特异性 CD8+T 细胞的活化,从而引发强烈的全身性免疫反应,实现远端肿瘤控制。

图片

这项研究突显了 circCV-B3 载体和 BAPS 作为 circRNA 工程方法的潜力,并证实了circILNb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非蛋白质类治疗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100医药网 www.100yiyao.net
版权所有 © 2019-2020 Design by D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