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癌症伤“神”,免疫不灵!科学家首次发现,癌细胞能直接损伤神经髓鞘,诱发慢性炎症,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时间:2025-08-27

《自然》:癌症伤“神”,免疫不灵!科学家首次发现,癌细胞能直接损伤神经髓鞘,诱发慢性炎症,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来源:奇点糕 2025-08-27 10:06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肿瘤诱导的神经损伤及相关的慢性炎症,是某些脑外肿瘤对免疫治疗耐药的重要原因。

一年前,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肿瘤中发现了一个恐怖的现象。

他们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1]。

我原本以为,这种借助神经促癌进展的特殊现象,只发生在脑瘤中。谁知道皮肤鳞状、瘤和中,也存在类似的伤神经利癌症的现象。

今天,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oran Amit、Neil D. Gross和Jing Wang,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的Sebastien Talbot,以及美国H. Lee莫菲特癌症中心和研究所的Kenneth Y. Tsai,联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重磅研究论文[2]。

他们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发现癌细胞其实可以与神经元直接互作,降解神经纤维髓鞘,造成癌症诱导的神经损伤,受损的神经元会通过IL-6等调节因子介导炎症促进神经愈合。在肿瘤的进展过程中,神经损伤不断发生,神经不停地启动愈合程序,由此带来的慢性炎症,导致肿瘤微环境陷入免疫抑制状态。

简单来说,有些脑外实体瘤会通过损伤神经元诱发慢性炎症,导致瘤内免疫微环境处于抑制状态,进而促进癌症进展和对免疫治疗耐药。好消息是,靶向神经损伤/修复和炎症相关分子,可以逆转肿瘤对免疫治疗的耐药。

图片

长期关注我们的朋友一定非常熟悉肿瘤与神经的互作。

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肿瘤可以借助神经系统的电信号或者信号分子,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2021年,斯坦福团队首次发现,[3];2023年,这个团队又发现,[4]。

2024年,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5];今年年初,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发现,[6]。

从上面的这些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神经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索神经对瘤内免疫环境的影响。实际上,神经周围浸润与多种癌症预后不良有关。那么,瘤内神经是否参与影响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先评估了肿瘤相关神经损伤与PD-1抑制剂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基于临床样本的分析发现,与响应免疫治疗的患者相比,不响应免疫治疗患者的神经损伤/修复相关蛋白水平更高。后续基于小鼠的研究也证实,癌症相关神经元损伤与肿瘤对PD-1抑制剂耐药密切相关。

图片

那么瘤内的神经元是如何受损的呢?会不会是巨噬细胞 啃噬 的呢?

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会附着在神经元上,而且暴露于癌细胞的神经元会出现髓鞘分解的现象。等癌细胞与神经元共培养7天的时候,癌细胞附着位点的髓鞘就全没了。和细胞系的体外研究,也发现了神经受损。

基于以上发现,研究人员认为,癌症诱导的神经损伤是由癌细胞与神经元直接接触引起的。看来在这些脑外肿瘤中,癌细胞自身就可以破坏神经元的髓鞘。

接下来的问题是,受损的神经元又是如何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呢?

研究人员分析了与癌症共培养受损神经的基因表达情况,发现包括IFN-1和IL-6信号通路在内的与免疫相关的基因高表达。在暴露于癌细胞之后,神经元分泌的IL-6增加最为显著。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通过髓鞘降解诱导高度特异性的神经元损伤,受损的神经元分泌免疫调节因子,引发炎症反应。显然,这些发现支持瘤内神经元作为免疫调节因素的作用。

基于癌症模式小鼠,研究人员发现,瘤内受损神经的丰度增加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巨噬细胞和耗竭CD8阳性T细胞的浸润增加有关。随后,研究人员借助于临床样本,进一步确认了瘤内神经受损与免疫抑制微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为了确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又在不同的癌症小鼠模型中开展实验,发现改善癌症诱导神经元损伤信号传导,可降低黑色素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

此外,研究还发现,阻断IFN-1或IL-6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可逆转免疫抑制并恢复PD-1抑制剂的疗效。简而言之,阻断神经损伤/修复信号和炎症信号,均可改善微环境。

总的来说,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卡罗琳斯卡学院等机构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肿瘤诱导的神经损伤及相关的慢性炎症,是某些脑外肿瘤对免疫治疗耐药的重要原因。

这项研究成果,在较近的时间里,可以作为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标志物;在未来,围绕相关靶点开发的药物,有望改善免疫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Kloosterman DJ, Erbani J, Boon M, et al. Macrophage-mediated myelin recycling fuels brain cancer malignancy. Cell. 2024;187(19):5336-5356.e30. doi:10.1016/j.cell.2024.07.030

[2].Baruch, E.N., Gleber-Netto, F.O., Nagarajan, P. et al. Cancer-induced nerve injury promotes resistance to anti-PD-1 therapy. 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9370-8

[3].Pan Y, Hysinger JD, Barron T, et al. NF1 mutation drives neuronal activity-dependent initiation of optic glioma. Nature. 2021;594(7862):277-282. doi:10.1038/s41586-021-03580-6

[4].Taylor KR, Barron T, Hui A, et al. Glioma synapses recruit mechanisms of adaptive plasticity. Nature. 2023;623(7986):366-374. doi:10.1038/s41586-023-06678-1

[5].Padmanaban V, Keller I, Seltzer ES, Ostendorf BN, Kerner Z, Tavazoie SF. Neuronal substance P drives metastasis through an extracellular RNA-TLR7 axis. Nature. 2024;633(8028):207-215. doi:10.1038/s41586-024-07767-5

[6].Zhi X, Wu F, Qian J, et al. Nociceptive neurons promote gastric tumour progression via a CGRP-RAMP1 axis. Nature. 2025;640(8059):802-810. doi:10.1038/s41586-025-08591-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100医药网 www.100yiyao.net
版权所有 © 2019-2020 Design by D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