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时间:2025-07-06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06 15:13
该研究纳入了 832 例非心源性脑卒中且在卒中 4.5 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评估在溶栓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Tirofiban)24 小时对卒中患者优良功能结局改善作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 4.5 小时内,静脉溶栓仍是标准治疗方法。静脉溶栓后可能会发生再闭塞,但在溶栓后的最初 24 小时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许可以预防这种情况。
替罗非班(Tirofiban)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 IIb-IIIa 受体拮抗剂,在实验模型中可减少大血管再闭塞。2025 年 7 月 4 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团队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ASSET-IT 结果,论文题为:Early Tirofiban Infusion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Stroke(静脉溶栓治疗卒中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输注)。
该研究纳入了 832 例非心源性脑卒中且在卒中 4.5 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评估在溶栓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Tirofiban)24 小时对卒中患者优良功能结局改善作用。
这项在中国 38 个医学中心开展的 3 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将发病 4.5 小时内就诊且不符合切除术条件的急性缺血性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后 60 分钟内随机分配接受 24 小时静脉输注替罗非班或安慰剂。主要疗效结局指标为 90 天时的优良功能结局(定义为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为 0 或 1 分)。安全性结局指标为 36 小时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 90 天内的死亡情况。
共有 414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替罗非班治疗,418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安慰剂治疗。溶栓药物包括阿替普酶(75%的患者使用)和替奈普酶(25%的患者使用)。
结果显示,在 90 天时,替罗非班治疗组患者实现优良功能结局(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为 0 或 1 分)的比例高于安慰剂组(65.9% vs 54.9%;危险比为 1.20)。替罗非班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7%,而安慰剂组为 0%。90天时,替罗非班治疗组的死亡率为 4.1%,安慰剂组为 3.8%。
这些结果表明,对于发病 4.5 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可增加优良功能预后的可能性,在安全性方面,替罗非班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较低,但高于安慰剂组。
这项研究填补了抗血小板药物在卒中溶栓后窗口期应用的循证空白,为优化中国卒中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高质量证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