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科学家有望利用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来阻断侵袭性皮肤癌的生长
时间:2025-04-25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4-25 12:01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Wnt信号通路在MCC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通过“老药新用”的策略为MCC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药物。在癌症治疗的漫长征程中,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够打击的武器,近年来随着对癌症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一些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癌症类型,如梅克尔(MCC,Merkel cell carcinoma),现有的治疗手段仍然有限。
幸运的是,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题为 Integr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yrvinium pamoate in Merkel cell carcinoma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批准的抗寄生虫药物吡喹酮竟然对MCC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这一发现不仅为MC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癌症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克尔细胞癌(MCC)是一种罕见但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皮肤癌,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约为每百万人0.3至1.6例;MCC的恶性程度高,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转移从而导致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MCC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但对于转移性MCC患者而言,化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免疫疗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约50%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无反应,因此,寻找新型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改善MC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通过研究深入探索MCC发生的分子机制,特别是Wnt信号通路在MCC发展中的作用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他们通过建立诱导性表达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PyV)早期区域(ER)的细胞模型来模拟MCC的发生过程,并利用RNA测序技术分析宿主细胞的转录组变化,旨在发现新的治疗靶点。研究中的实验对象包括正常人类胚胎肺成纤维细胞(IMR90)和MCC细胞系(WaGa、MKL-1、MS-1和MKL-2)。
MCPyV干扰细胞模型或能揭示MCC发育过程中信号通路的改变
研究人员利用慢病毒载体将MCPyV早期区域基因导入IMR90细胞,从而构建了诱导性表达模型,通过在不同时间点(0至48小时)收集样本进行RNA测序,研究人员分析了MCPyV早期区域表达对宿主细胞转录组的影响;此外他们还利用LINCS L1000数据库筛选可能逆转MCC基因表达特征的Wnt信号通路调节剂,并对筛选出的药物吡喹酮进行了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
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MCPyV早期区域表达对宿主细胞转录组的显著影响,特别是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人员发现,与非典型Wnt信号通路基因(如WNT5A、WNT5B和WNT16)的下调相比,典型Wnt信号通路基因(如WNT3、TCF7和TCF3)在MCPyV早期区域表达的细胞中上调;这一发现表明,MCC的发展或许依赖于典型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和非典型Wnt信号通路的抑制;研究者指出,吡喹酮能通过抑制典型Wnt信号通路和激活非典型Wnt信号通路从而有效逆转MCC的基因表达特征,并能抑制MCC细胞的生长。在MCC细胞系中,吡喹酮不仅能降低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表达,还能通过激活p53介导的凋亡、破坏线粒体功能和诱导内质网应激等多种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生长。此外,研究人员还在MCC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验证了吡喹酮的抗肿瘤效果,并发现吡喹酮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Wnt信号通路在MCC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通过 老药新用 的策略为MCC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药物。吡喹酮作为一种已经获得FDA批准的药物,其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这就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便利;此外,这项研究还展示了多组学分析和在药物发现中的强大潜力,从而就为其它癌症类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深入分析MCC的分子机制(尤其是Wnt信号通路的变化)为M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潜在药物,吡喹酮能通过多种机制抑制MCC细胞的生长,并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相关研究结果不仅为MC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癌症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Jiawen Yang,James T. Lim,Paul Victor Santiago Raj, et al. ,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25). DOI:10.1172/JCI1777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