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数智医学研究院院长王慧:人工智能推动健康管理深度重构

时间:2025-09-18

健康报:AI如何有效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效能?您带领团队做了哪些相关工作?

王慧:作为AI深度重构传统健康管理的核心突破口,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目前正在重塑健康管理的格局。AI能够实时监测个体健康状况,当发现血压波动或睡眠质量下降等异常时,能即时推送处方、低钠食谱与心理疏导,实现主动预警、个性化干预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新范式。

上述新范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性定制,融合基因检测、代谢监测和膳食评估,生成专属健康方案。二是主动预防,为健康人群提供风险预警,为高风险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三是终身守护,从儿童疫苗接种、青少年发育预测,到老年人慢性病预警与康复指导,贯穿生命全周期。

毋庸置疑,现如今,作为跨学科协同催化剂,AI正推动健康管理走向智能化、精准化、主动化和全周期化。

我们团队正致力于将 全周期健康管理 新范式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体系。近年来,团队通过融合数智检测、健康大数据与精准干预知识图谱,构建覆盖风险筛查、早期预警、动态监测、疗效评估与干预优化的闭环式主动健康管理体系。

依托科技部重点专项,团队自主研发 主动健康指数 ,从、运动、心理、睡眠等维度量化健康状态,形成 主动感知 主动发现 主动应对 的智能化全流程体系。

其中,主动感知依托智能设备实时捕捉身体信号;主动发现基于指数绘制个体画像,并及时识别问题;主动应对则结合实时数据提供场景化干预,如在家庭推送个性化建议,在社区辅助慢病管理,在日常出行中进行安全预警等。该体系将智能检测与生活方式管理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主动健康管理。

目前,团队已推出 主动健康指数 智慧食堂 AI 等小程序,帮助公众便捷开展健康自主管理。

总的来看,AI确实为健康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首要关切。提升模型的透明性和可解释性,也是下一步必须解决的难题。标准化及互通性亦是关键瓶颈。当前,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尚缺乏统一标准,数据互通和共享仍面临障碍。数字鸿沟问题也不同忽视。如何让老年人和欠发达地区人群也能用得上、用得好AI产品,是主动健康管理普惠化的关键。

100医药网 www.100yiyao.net
版权所有 © 2019-2020 Design by D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