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全面总结微塑料/纳米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5-09-15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9-15 13:44
该综述全面总结了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MNP 的性质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塑料类型、大小、形状以及纳米颗粒蛋白质晕(biocorona)的存在等。随着证明人体内存在/纳米塑料(MNP)的证据不断积累,人们对其潜在健康影响的担忧也日益加剧。
例如,2025 年 2 月,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了/纳米塑料(MNP)在人类肝脏、肾脏和大脑中的存在,该研究还发现,大脑中的 MNP 浓度高于肝脏和肾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MNP 浓度随之增加。此外,患有的人群的大脑中 MNP 浓度显著高于没有痴呆症的人。2025 年 4 月,南开大学汪磊/孙红文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证实了空气是微塑料/纳米塑料(MNP)进入植物的主要途径 空气中的 MNP 会进入植物叶片,从而最终进入我们的食物【2】。
关于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对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研究获得广泛关注,但同时也引发了有关这些研究的科学严谨性和可靠性的激烈争论。
2025 年 9 月 11 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Health impacts of microplastic and nanoplastic exposure的综述论文。
该综述全面总结了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MNP 的性质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塑料类型、大小、形状以及纳米颗粒蛋白质晕(biocorona)的存在等,这给评估其潜在不良健康影响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验模型表明,MNP 可以穿过人体肺部和肠道的细胞屏障,进入血液循环,随后到达生殖器官、胎盘和大脑等组织。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MNP 可能与不良健康结果有关,包括调控、生殖影响和心影响。
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存在患者数量少和 MNP 暴露评估不充分的问题,这阻碍了充分的风险评估。不过,动物和细胞分析的结果总体上支持了初步的临床发现。还需要开展更可靠的人体研究,完善 MNP 暴露和效应评估的方法至关重要。应对这些挑战将有助于改善有关 MNP 对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而这正是当务之急。
20 世纪 50 年代,第一批塑料制成的消费品问世,很快人们就发现这种材料用途广泛,应用领域似乎无穷无尽。毫无疑问,塑料的使用使消费品的设计和生产变得更容易、更便宜,而且塑料的普及也提高了食品和医疗产品的微生物安全性。然而,塑料的一些应用对公众来说不太为人所知,而且可能不太受欢迎,比如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微塑料珠以及农业中用作杀虫剂载体的塑料。此外,长期以来,塑料制品的废弃阶段一直被忽视,这导致了全球塑料垃圾的累积。
这些遍布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塑料垃圾会分解成更小的颗粒,最终通过空气、食物和水被野生动物以及人类所吸收。20 世纪 70 年代末,首次有关海洋环境中存在各种大小塑料颗粒的报道出现,但直到 50 年后的 2021 年,研究人员才首次在人类样本中发现存在塑料颗粒的首个证据,最初的研究在胎盘、肺部和血液中都检测到了塑料颗粒的存在。
近年来,有关微塑料/纳米塑料(micro- and nanoplastic,MNP)的研究进展迅速,微塑料/纳米塑料被定义为 1 微米至 5 毫米(微塑料)以及小于 1 微米(纳米塑料)的塑料颗粒。相关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开发用于微塑料/纳米塑料暴露评估的分析方法以及用于研究其对动物和人类影响的毒理学工具。
在过去大约 5 年里,有关微塑料/纳米塑料这一主题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这凸显了人们为了解微塑料暴露的程度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2022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汇集了顶尖专家的研究成果,描述了对微塑料/纳米塑料的饮食和吸入暴露情况以及潜在的健康影响。同年,另一项重要进展是联合国第 5/14 号决议,旨在终结塑料污染并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此外,欧盟的一项将于 2030 年生效的指令旨在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包括气球、塑料袋、烟头和湿巾。
近期有关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对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研究获得了科学界、政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同时也引发了有关这些研究的科学严谨性和可靠性的激烈争论。
该综述聚焦于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科学现状,强调在人类和实验研究中进行可靠且稳健的暴露测量和效应评估的必要性。在对现有证据和关键挑战进行批判性审查之后,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建议,以确保该领域能够就 MNP 暴露对人类健康风险的评估达成一致,且评估结果可靠、稳健。
微塑料/纳米塑料(MNP)暴露及其细胞效应,近期有关人体生物体液和组织中 MNP 检测以及模型系统中观察到的细胞效应的综述信息。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BBB(血脑屏障);CV(细胞活力);GT(遗传毒性);IB(肠屏障);KB(肾屏障);LB(肺屏障);LDH(乳酸脱氢酶);MC(细胞形态);MMP(线粒体膜电位);OCR(耗氧率);OS(氧化应激)。
MNP 人体暴露评估研究的评分,对研究血液和胎盘中 MNP 暴露的 QA/QC 评分结果输出,以及所有已评分的人体暴露研究的总结。每个图表代表一项单独的研究,总分已标准化为 100%,颜色表示每个标准的质量:绿色(2,优秀)、黄色(1,良好)和红色(0,差)。
MNP 体外研究的评分,对一系列探究 MNP 在血管、胎盘、肠道中作用的体外研究的评分结果,以及所有已评分体外研究的总结。每个图表代表一项单独的研究,总分已标准化为 100%,图表上方显示了细胞类型,颜色表示每个标准的质量:绿色(2,优秀),黄色(1,良好)和红色(0,差)。
毫无疑问,人类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微塑料/纳米塑(MNP),这些塑料颗粒也会进入人体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知识上的空白限制了我们得出确切结论的能力。要进行可靠的人类风险评估,迫切需要改进关于 MNP 暴露评估和效应评估的方法,同时还需要精心设计的临床研究。这只有通过国际和跨学科专家的有力科学研究合作才能实现。尽管微塑料/纳米塑料研究仍是一个新兴领域,但目前的科学状况和社会关注要求制定减少微塑料/纳米塑料暴露和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的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