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Psychiatry:湘雅二医院黄兢/崔夕龙团队揭示iTBS可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时间:2025-09-08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指个体在不以自杀为目的的情况下,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它通常是青少年用来应对难以忍受的情绪痛苦的一种失调策略。在抑郁障碍青少年中,NSSI的发生率尤其高,它不仅与更高的住院风险、急诊就诊率密切相关,更是未来自杀想法和行为的强预测因子,给青少年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目前临床干预手段面临着瓶颈:药物治疗对NSSI的改善效果尚不明确;而心理治疗治疗周期长、起效慢,且对专业治疗师和家庭的资源依赖度高,难以满足大量患者的迫切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黄兢/崔夕龙团队设计并开展了这项研究,共纳入了60名伴有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他们接受了为期5天的加速延长iTBS治疗方案,该方案将刺激靶点定位于大脑的情绪调节中枢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

结果显示,在干预结束4周后,接受iTBS治疗的青少年,其自伤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他们的抑郁、焦虑症状及自杀意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中介分析表明,iTBS可能是通过调节情绪、降低消极观念和冲动性来减少自伤行为的。此外,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性良好,受试者耐受性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这项研究证实,加速iTBS是一种疗程短、起效快、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新策略。它不仅为临床上迫切需要快速干预的青少年NSSI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也为探索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开辟了新方向。研究团队希望下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研究,以验证疗效的持久性,并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深入揭示iTBS治疗NSSI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最终实现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image.png

图1 试验流程图

image.png

图2 主要及次要结局意向治疗分析

100医药网 www.100yiyao.net
版权所有 © 2019-2020 Design by D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