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中山大学团队发现,中国约60.3%的痴呆症可以预防!
时间:2025-08-10
来源:奇点糕 2025-08-10 10:58
12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合计可解释中国约60.3%的痴呆症病例,占比最大的单一因素为生命早期的受教育程度低,为14.0%,中年时期的风险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合计为8.8%,老年时期的合计为37.5%。2020年时,《》杂志报告了与有关的12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1],包括生命早期受教育程度低,中年时期的听力损失、性脑损伤、、酗酒和肥胖,以及老年时期的吸烟、、社会孤立、运动不足、空气污染和,估算的人口归因分数(PAF)为40%,即40%的痴呆症病例可归因于这些因素。
这意味着,痴呆症是高度可预防的,但是这一基于全球人口的计算可能不能很好地匹配到不同发展情况的国家,中低收入国家的PAF通常高于高收入国家。因此,需要全国性的研究以确定特异性的PAF,以及各个风险因素的占比。
在今天的Alzheimer s Dementia杂志上,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廖婧教授领导的团队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2],她们发现,上述12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合计可解释中国约60.3%的痴呆症病例,占比最大的单一因素为生命早期的受教育程度低,为14.0%,中年时期的风险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合计为8.8%,老年时期的合计为37.5%。
这些数据强调了中国在痴呆症预防方面的巨大潜力。

研究人员选取了《柳叶刀》报告的12个可改变风险因素,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检索,筛选了中国的纵向队列研究,对痴呆症的定义均是有临床结果的,并且排除了仅纳入特定人群的研究,计算了每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比值。
使用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计算了每个风险因素的流行率,CHARLS是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队列,纳入了中国大陆地区45岁及以上的人群。对于中年和老年时期,以65岁作为分界线。
对于CHARLS中缺失的因素(如听力损失、酗酒、肥胖、空气污染),使用其他全国性调查数据进行替代。
与全球数据相比,CAHRLS提供的中国人群的数据中,受教育程度低、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和糖尿病的流行率偏高,听力损失、创伤性脑损伤和抑郁症的流行率偏低。
在12个风险因素中,生命早期、中年和老年时期的加权总体PAF估计为60.3%,其中受教育程度低的PAF最大,为14.0%。
中年风险因素中,PAF普遍不到4%,最高为听力受损的3.1%,次高为高血压的2.0%,最低的肥胖为0.9%;老年风险因素中,PAF的范围较大,从社会孤立的0.1%到缺乏运动的9.9%不等,较高的还包括空气污染(8.9%)、吸烟(8.3%)和抑郁症(7.5%)。

研究人员发现,有部分因素(如抑郁症、酗酒)的置信区间较宽,提示研究证据的代表性不足,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
综上所述,中国约六成的痴呆症病例可归因于12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低是最大单一风险因素,总体来看,老年时期的风险因素影响最大。
研究人员指出,中国的总PAF高于《柳叶刀》此前报告的全球数据,这与其他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开展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也表明了更大的痴呆症预防潜力。
另外,可能存在未被纳入研究的风险因素,例如在《柳叶刀》的2024年报告中,加入了低密度(LDL-C)和未经治疗的视力丧失。中国的一项多地区研究还将无配偶/未婚、嗅觉衰退和心疾病作为国家特异性因素计算了PAF。并且,PAF由于是假设各风险因素相互独立、忽略了早期因素对后期因素的因果影响,存在局限性。
未来,针对国家特异性的风险因素、人群代表性不足的风险因素研究和方法学方面的限制,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J]. The lancet, 2020, 396(10248): 413-446.
[2] Zhou Y, Liao J, Wu Y-T. Dementia risk reduction in China: Country-specific estimates of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nd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 (PAFs). Alzheimer s Dement. 2025; 21:e7054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