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中山大学黄曦团队开发原位CAR-M细胞疗法,对抗癌症肺转移和复发
时间:2025-08-07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8-07 11:16
,该研究开发的工程化 sEV 递送平台能够将 CARmRNA选择性递送至肺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为通过原位生成 CAR-M 细胞以有效对抗癌症肺转移和复发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新策略。癌症是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癌症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癌症转移和复发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导致了超过 90% 的癌症相关死亡。特别是、瘤和等实体瘤向肺部的转移。
最近, 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促使了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持续试验。然而,CAR-T 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仍面临细胞毒性高和肿瘤浸润不足等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来改善肺转移的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5 年 8 月 4 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黄曦团队在 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Lung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is mitigated by CAR macrophages, in-situ-generated from mRNA delivered by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小细胞外囊泡(sEV)递送的 mRNA 在体内原位生成的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可减轻癌症的肺转移,并防止复发。
癌症转移和复发仍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肺部是主要的癌症转移部位。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因其卓越的肿瘤浸润能力和抗原特异性吞噬能力,以及作为专业抗原呈递细胞的特性,成为癌症治疗的极具前景的候选者。
然而,CAR-M 细胞疗法面临着诸如生产制造工艺复杂、静脉给药后主要在肝脏蓄积等挑战,这大大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一种可吸入的工程化小细胞外囊泡(sEV),其内包含了间皮素特异性 CAR mRNA(CARmRNA@aCD206 sEV),用于在体内原位生成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这些小细胞外囊泡(sEV)表面整合了抗 CD206单链可变片段(scFv),以靶向表达 CD206 的抑制性巨噬细胞(M2 表型巨噬细胞)。
小鼠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吸入的 CARmRNA@aCD206 sEV 能够积聚在肺部组织中,并将 CARmRNA特异性递送至巨噬细胞,从而促进体内原位生成 CAR-M 细胞。在癌症肺转移模型中,吸入式 CARmRNA@aCD206 sEV 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激发长期记忆免疫以防止肿瘤复发。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的工程化 sEV 递送平台能够将 CARmRNA选择性递送至肺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为通过原位生成 CAR-M 细胞以有效对抗癌症肺转移和复发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新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