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免疫抑制,“糖里有刀”!最新研究揭示MDSCs基于GAL

时间:2025-05-22

《免疫》:免疫抑制,“糖里有刀”!最新研究揭示MDSCs基于GAL-1糖链轴,实现免疫抑制和促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

来源:奇点糕 2025-05-22 16:13

近日,阿根廷研究者们在Immunity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1]就显示,常常带头抑制抗肿瘤应答的髓系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s),就要借助糖基化作用驱动的机制,增强自身免疫抑制功能和促肿瘤新生形成的能力,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糖结合蛋白半乳糖凝集素-1 (galectin-1, GAL1),它会通过识别特定的糖基化表位,结合CD18 CD11b CD177受体复合物并以此激活STAT3信号,帮着MDSCs在肿瘤微环境中逞凶。

虽说MDSCs在癌症免疫应答领域研究中出镜率很高,但它们身上依然有着许多谜团,学界此前就还不清楚具体协调MDSCs免疫抑制和促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GAL1则是在既往研究中被报告的,参与免疫逃逸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靶点之一,但能不能把它和MDSCs联系起来,得看 案发现场 也就是肿瘤微环境里的证据了。

研究者们首先基于关键基因特征建立了一套MDSC评分系统,然后在多种实体瘤中证实,MDSC评分与GAL1编码基因LGALS1的表达呈明确正相关性,LGALS1的高表达也提示患者生存预后不良,该现象在(CRC)中尤为明显:GAL1高表达肿瘤富集表达免疫抑制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关键基因,且有大量特征明显的髓系细胞(CD11b⁺CD14⁺CD15⁺)和调节性T细胞浸润,GAL1则主要由特定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特征为 -SMA⁺vimentin⁺)亚群产生。

在CRC小鼠模型中,沉默的Lgals1表达会使肿瘤内MDSC显著减少,它们对CD8⁺T细胞功能的抑制能力也明显减弱,而GAL1刺激则能通过上调MDSCs的免疫检查点(如PD-L1)表达等方式将此逆转,并使MDSCs分泌更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即同时强化MDSCs的免疫抑制和促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功能;而GAL1发挥上述促癌作用的前提,是它能结合MDSC表面的 (1,6)-分支N-聚糖与poly-LacNAc等特定糖基化表位。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糖基化修饰后的表位,GAL1的影响也就消失不见了,这也在接下来的体外细胞实验中被进一步验证,MDSCs表面还真就有大量可被GAL1识别并高亲和力结合的糖基化修饰特征,而且这些特征还是它们在骨髓时就已具备的,不能算是到了肿瘤微环境才学坏,只能说癌细胞如果能分泌GAL1,就相当于拿捏了MDSCs的先天软肋。

进一步具体的作用机制探索中,研究者们借助质谱分析发现,GAL1与潜在受体蛋白CD18共定位,而CD18则会与CD11b、CD177共同形成稳定的受体复合物,GAL1识别并结合该复合物后,主要会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并轻度下调STAT1磷酸化水平),来调节STAT3信号的下游关键基因表达, 宏观调控 MDSCs的免疫抑制和促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功能。

因此使用抗GAL1单抗阻断这条通路,就能有效压制MDSCs促癌的嚣张气焰。同时研究者们还发现,在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CRC和瘤中,MDSCs内存在糖基转移酶ST6GAL1表达的显著下调,而它负责合成的 (2,6)-唾液酸可覆盖糖链末端GAL1的识别位点,将小鼠的St6gal1敲除也确实加快了肿瘤生长,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GAL1的影响确实存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100医药网 www.100yiyao.net
版权所有 © 2019-2020 Design by D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