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hods:你的细胞核正在悄悄变形?颠覆认知的疾病机制革命
时间:2025-04-17
如果把人类基因组比作一本30亿字母写就的生命天书,那么它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文字内容,更在于复杂的空间折叠方式。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这种被称为三维基因组(3D genome)的空间结构,如同精密折纸般影响着基因表达、细胞分化和疾病发生。但长久以来,解析基因组折叠的调控机制面临重大挑战 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每次只能研究单个候选基因,而显微镜观察又难以实现高通量分析。
4月10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thods 》发表的突破性成果 Perturb-tracing enables high-content screening of multi-scale 3D genome regulators ,首次将CRISPR基因编辑与多重成像技术相融合,开发出名为Perturb-tracing的筛选平台,犹如为基因组折叠研究装上 雷达+显微镜 的超级探测系统。
这项技术的核心创新在于三个模块的巧妙叠加:首先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文库(CRISPR library)对137个候选基因进行群体性敲除,每个细胞携带独特的RNA条形码标记;接着通过独创的BARC-FISH技术(Barcode Amplification by Rolling Circle and FISH)对这些条形码进行原位扩增和解码,实现在单细胞水平识别基因扰动;最后运用染色质追踪技术(Chromatin Tracing)对染色体22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捕捉从拓扑结构域(TADs)到染色体疆域(Chromosome Territory)的多尺度结构变化。这种 三位一体 的设计,使研究人员能在单次实验中分析超过12,600种基因扰动与表型的组合。